欢迎来到湖北省商贸流通业联合会!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商会动态

商会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商会要闻

2024年湖北十大商务要闻

时间:2025-01-28 13:17:40

2024年,全省商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扩大内需,大力促进消费,商务运行主要指标完成好于预期,推动了商务经济稳中向好、量质并进,发展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一、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以商务部确定的“消费促进年”为主线,坚持促消费和惠民生紧密结合,着力扩消费、畅流通、强市场,全年创新举办了5000余场促消费活动。 全面组织深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实现了湖北消费全年精彩。2024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25268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前列。基本生活用品消费稳定,头11个月限额以上粮油类、肉禽蛋类、蔬菜类、干鲜果品类、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速分别为15.3%、15.6%、29.2%、19.7%、10.9%。智能绿色商品消费持续向好。

二、对外贸易创出新高

2024年,湖北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值首破7000亿元,达到7058.4亿元,增长9.6%,增速位居中部第一,高于全国4.6个百分点。外贸经营主体增多变强。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9570家,较上年增加756家。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九成,进出口值占比近七成,达到4874亿元。AEO企业数量稳居中部第一。出口高新含量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有序转换。全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增长19.8% 。进口向生产生活需求端延伸,部分设备自给率提升。集成电路呈现高增长态势,规模突破300亿元,进口消费品173.3亿元,增长11.3%。新兴市场表现亮眼。全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达3760亿元;对东盟、拉美进出口分别增长38.7%、10.3%;对最不发达国家进出口增长13.9%。2024年,花湖国际机场进出口总值跨越1000亿元。中欧班列(武汉)全年发运突破1000列,货值183.84亿元、同比增长9.43%。现已拥有57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19个城市和地区。

三、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2024年,通过举办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华创会、汉交会等60多场国际性全国性活动,湖北全年招商引资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956个、总金额4.6万亿元。武汉东风新能源汽车示范产业园项目、黄石绿创电子、黄冈绿宇环保等项目成功落户,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刷新了湖北招商速度。在外商投资方面,全年全省新设外资企业650家,实际使用外资19.21亿美元,规模居中部第一。彰显湖北作为外省投资热土的“强磁力”效应。一场场盛会背后,是一个个丰硕的成果。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湖北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在武汉成功举办, 集中签约额创历史新高,推动了湖北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以“链接世界 向新求质”为主题2024的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暨中国湖北—欧洲经贸洽谈系列活动在武汉开幕, 共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现代服务、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现代化工及能源、低空经济等多个产业领域的109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达1560.03亿元。湖北与欧洲国家经贸合作交流不断深化扩大。

四、外包服务突飞猛进

2024年,湖北服务贸易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51.3亿美元,规模居全国第二。外包合同额、执行额分别大幅度增长,推动服务外包业向高技术、高品质升级。烽火科技在全球建立了48个区域技术服务中心,为全球100多家运营商提供软件开发、通信网络智能运维等数字产品和服务;武汉达梦数据库打破国外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垄断地位……目前,全省已聚集1379家服务外包企业,一批创新能力强、集成服务水平高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武汉、宜昌2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襄阳、十堰2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14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园区,不断推进平台载体建设,提高服务外包产业支撑能力,增强发展动能。服务外包持续稳定增长。武汉服务外包综合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全省以5G-A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千行百业深度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量。

五、商业网点蓬勃发展

全省城乡商业网点星罗棋布,蓬勃发展。武汉以6大市级商业中心、20 个区级商业中心、11 条特色商业步行街、具有示范带动的餐饮消费场景的10条特色美食街区为核心的商业网点布局体系基本形成。武汉武广、光谷、中南、徐东、街道口、王家湾、钟家村等十大商圈和襄阳、宜昌及各地城市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人气旺盛。全省商品专业市场类型。建设档次大大提升,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出规模化、规范化、多元化、现代化。全省商贸流通服务业的22个亿元以上商品交易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2 个千亿级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快。3 条省级示范步行街,8 条省级特色商业街,成为湖北商业一道道靓丽风景线。2024年,全省基本实现县域商贸物流中心全覆盖,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强力推进。惠农驿站试点完成,引导支持大型流通企业(包含供销社)下沉供应链,拓展农村市场,通过技术赋能、特许经营、供应链整合等方式,改造“夫妻店”等传统网点,新型便利店遍布乡村。全省社区经营网点织密,便民消费业态丰富,布局合理、业态齐全、规范有序、商居和谐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比比皆是。武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做法成功入选商务部发布的第一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优秀实践案例。全市共建设改造生活圈62 个,商业网点总数达到 1.4 万个,品牌连锁便利店(生鲜店)布局3055家门店,商业网点连锁化率平均达到30%以上,服务社区居民150 余万人,带动就业 11 万人,居民满意度超90%。

六、电子商务高速增长

2024年前11个月,湖北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4%,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交易额。网络零售额达2070亿元,同比增长24.7%。显示出湖北电商的活力和增长潜力。武汉、宜昌、襄阳三个国家级电商示范城市,以及汉口北、硚口、襄阳高新区等电商基地的建设不仅促进了电商产业的聚集效应,还吸引了众多电商企业落户湖北,包括阿里、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巨头。此外,湖北省还涌现出一批本土新兴电商企业,如卓尔购、宁美国度、楼兰蜜等,推动了湖北省电商产业的发展。2024“我为湖北带好货”直播嘉年华暨双品网购节在湖北广电传媒大厦精彩上演,成功举办,创新了直播带货模式,引导直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进一步助力湖北好货畅销全国。具有示范引领性、产业带动性、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武商网、中百邻里购、供销荆选、安琪e家等省本土电商批发零售平台建成,效益显现。预计2024年,湖北省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2.1万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2250亿元。

 七、会展经济方兴未艾

2024年,湖北省着力打造重点展会品牌,成效明显。家博会、农博会、茶博会、电博会等各类展销会、交易会、促销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2024发展之光•第二届湖北会展业大会暨湖北会展业交流推介活动”、“2024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2024第二十二届华中国际汽车展览会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2024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良之隆·2024第十二届中国食材电商节&预制食材加工与包装设备展览会”、“2024世界大健康产业博览会”、“2024第四届中部武汉整装家居及门窗博览会”、“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2024年第32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暨第二届湖北食品产业链博览会”、“2024年第九届武汉国际电子商务暨‘互联网+’产业博览会”、“2024第二十四届国际汽车展览会”、“2024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2024全球数字贸易大会”等等,如百花争艳,竞相绽放。武汉市以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专业化、数字化为引领,2024年共举办展会节事活动1060场,同比增长5%,为近十年之最;展览235场,同比增长18%;展览总面积达320万平方米。被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和“中国十佳会展城市”。

八、商业品牌越擦越亮

为弘扬荆楚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湖北老字号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老字号在商贸流通、消费促进、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积极引领作用,2024年,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制定了《湖北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随着湖北品牌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的实施,全省创建50个生产规模大、标准化水平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和产业辐射带动力的楚菜“一县一品”地标美食品牌或楚菜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打造工程,正在实施之中。老字号发展持续推进。2024年,商务部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公布,武汉蔡林记、汪玉霞、湖北省石花酿酒等湖北9家企业上榜。省商务厅第五批“湖北老字号”认定名单确定,有全省31家企业入选。 武汉老字号企业已分布于民生、健康、非遗3大版图,形成上市公司、商贸服务、特色小吃、汉派非遗、大健康和新生代6大军团。形成良好品牌效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丰富的文化价值,成为江城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一部分。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十大伴手礼”评选揭晓,成为加快餐饮业品牌化、连锁化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产业化,推动商文旅深入融合,丰富消费供给,加速培育武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亮点。

九、商业模式持续创新

一是创新消费业态。商圈、商业街区和商贸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互联网+跨界融合、实体商业企业的社群营销、服务驿站、智能客服、沉浸式服务体验、直播带货、“云逛街”发展如火如荼。二是创新夜间消费。推出“夜游”“夜秀”“夜演”“夜宴”“夜健”等夜间消费产品,2024年,全省三年规划建设的70家以观光休憩、文化旅游、餐饮特色、时尚购物为主题的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基本建成。武汉培育的“长江夜游”“东湖夜游”等10条夜游线路和“知音号”“夜上黄鹤楼”等30个夜游区域和项目,打响“夜江城”品牌。三是创新首店经济。《武汉市支持首店首发经济的若干措施(试行)》出台,给发展首店经济增添了内生动力。全市新增首店370家,实现首次发布、首次秀演、首次展出、首次开设门店等全链式发展。四是创新消费方式。推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促进商贸企业绿色升级,培育一批绿色流通主体,支持绿色餐饮、绿色商场创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碳中和商场应运而生。同时,丰富养老、托育、家政、教育和文旅等服务消费供给,促进新型消费打造新热点,培育发展新动能。

十、营商环境日渐优化

2024年,湖北省政府和各地政府把扩内需、促消费摆上重要位置,陆续出台了系列促消费配套政策措施,营商环境日渐优化。通过发放消费券、加强消费信息指引、营造消费氛围等方式,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从超市、餐饮消费券到体育消费券,从家电消费券到文旅消费券,从汽车消费劵到家居家具消费劵等,一轮轮的消费刺激,撬动经济的杠杆作用凸显。发放6轮11批次“惠购湖北”系列消费券共计5.5亿元,累计拉动消费超120亿元。尤其大力贯彻实施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共发放以旧换新补贴66.7亿元、拉动消费785亿元。汽车消费劵的多轮发放,刺激了居民的购车热情。仅武汉市全年汽车销量就达到435618辆,同比增长4.18%,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20707辆,同比增长50.77%,市场占有率达到50.67% 。商务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做好负面清单的“减法”、营商环境的“加法”。“企业对标达标专项活动”、“覆盖线上线下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放心、舒心消费在湖北”、“诚信兴商宣传月主题宣传”、“商业信用共享与应用”、“联合激励和惩戒”等系列活动的开展,促使全省良好消费环境不断优化提升。